爱聚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红楼]娇女迎春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6

分卷阅读26

    就能热闹上好久好久,更别说除了儿女嫁娶贾家已经很久没有收到类似的好消息了。既然贾琰承蒙恩宠成了京里少有的臣子之家出身的县君,贾家当然要慎重地表示一下。

这年头,还有什么比让贾琰进祠堂、为贾家列祖列宗捧香更慎重的表达方式?

就是贾政王夫人(尤其是后者)都觉得着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贾赦绝对会磨着贾敬点头,更别说红薯的确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宝贝,而且还符合贾敬这个前科进士的三观。

再者,既然连皇家都开口给了皇庄,贾家也不好继续将这位县君娘娘跟两府里的还是白身的姑娘小爷一样看待随便用些小兔子小鸭子就给打发了吧?所以连在郊外道观里面跟道士们胡闹的贾敬不但提前回来了——每年他都会在道观里面呆到要小年祭祖的前一天,今年却是提早了十来天回来了。不止回来了,还亲自定下了贾琰的年例——上上份儿,整整三百两银子。

因为贾敏的丧期还没有过,所以今年贾家的几个有品级有凤冠霞帔的男主子女主子们倒是不用进宫去磕头、领宫宴——宫里也忌讳这个,因此只要事先报备一下就行。不过跟贾家这样,死的是出嫁多年的姑太太,也不需要整个丧期都避讳,只要避讳头一百天就够了,出了百日,就是注意一下衣服首饰外加不能喝酒。至于跟进宫这种事情,出了百日就不用避讳了。今年的小年正好在贾敏的百日之内,所以需要避忌一下,到了正月里,贾家有品级的人就可以去宫里领宫宴了。——只需要按照他们贾家的规矩去祠堂里面见过贾家的列祖列宗、给列祖列宗们上供奉。

这也是贾琰头一次真正迈过祠堂的那条门槛,跟着她的父亲、她的哥哥、她的弟弟一起拜见贾家的列祖列宗。

那种感觉不是当事人是无法体会的。贾琰穿过来已经好几年,过去的几年里,她不是没有参加过贾家的祭祖,只不过那个时候她都是在外面跪着根本就没有进那道门的资格也从来没有迈过那道门槛。之前是不觉得,可这次迈过这条门槛之后,就是贾琰这样天生在某些方面少根筋的人也在心里生出几分唏嘘、几分骄傲来。

也难怪国人注重祭祖,这里头的虔诚、庄重、肃穆,非当事人不得领略一二。以前贾琰视祭祖为随波逐流之举,如今真正走进祠堂才知道,这里才是一个家族的核心。

给祖宗们磕了头之后,贾母也不过是在宁国府的正堂里面略略坐了坐,跟几个老妯娌说了几句话就回来了——贾母一惯不喜欢贾敬,就跟她压着贾赦不让贾赦出头一样,作为宁国府的家主,贾敬虽然没有被清算,可是他跟老义忠亲王的关系绝对不浅,因此不得不在老义忠亲王完蛋之后选择避入道观。作为贾家如今身份最高的女眷,贾母也一如往日地表现出她对贾敬的不满,具体表现就是:只要贾敬在宁国府的时候,贾母绝对不会多留。至于年例这些东西,别人是要来宁国府领的,至于荣国府这边,因为贾母的辈分高、诰命高,因此荣国府的年例都是由尤氏婆媳送到荣国府这边来的。

今年也不例外。

祭祖结束之后,贾敬就回去养神了,将分派年例的人物交给了儿子儿媳妇,然后贾蓉替父亲打下手,秦可卿自然是给婆婆打下手,跟在婆婆身后为荣国府送年例。

那会儿大家刚从宁国府那边回来没多久,坐在贾母的荣庆堂里面说话,看见尤氏和秦可卿拿年例过来,王夫人就问了一句:“二丫头也有?什么例?”

尤氏老老实实地回答道:“我们老爷说的,上上份儿。”

王夫人一听,忍不住道:“二丫头这年例一拿,都比宝玉多了。”说这话的时候,两只眼睛还不忘瞄了一眼李纨。

原著里,李纨为了起诗社一事,带着大观园里的女孩子们来闹王熙凤、要王熙凤出钱的时候,王熙凤为李纨算过一笔账,说李纨每年收入四五百两银子,当然这里面包括了年例和月例两大块。原著里王熙凤还强调过,是因为李纨带着贾兰不容易,贾母特意开口才给她这个例。

问题是现在贾敬才是贾氏一族的族长。虽然小辈们不是很清楚,但是贾敬跟贾母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很好。贾母觉得贾敬也是老义忠亲王旧人,就应该把族长的位置腾出来,可对于贾敬来说,就凭贾母的那点见识和贾政的愚蠢无能,他真要把族长的位置让出来,不用了几年贾家的玩完了,他也没这个脸面在百年之后去见贾家的列祖列宗。

也正是因为这背地里的贾氏一族族长之争,贾母跟贾敬之间的关系是越来越僵。原著里大观园时期,贾元春成了皇妃,荣国府势力大涨,很多时候宁国府都不得不跟着荣国府行事,尤其是贾敬死后,宁国府越发不像样,几乎成了荣国府和贾母的跟屁虫、应声狗。可是现在,宁国府依旧是贾家的宗族嫡支,贾敬说话依旧比贾母有用。

贾母曾经为李纨的年例一事开过口,但是被贾敬驳回了。贾敬的理由是:贾家的孤儿寡母多了去了,也不独李纨一个寡妇,凭什么李纨有公公婆婆、有太婆婆照应着,不愁吃不愁穿的,还要拿上上份儿的年例?贾珠又不是官员!

所以说,现在的李纨拿着的是原本贾家给她这种身份的女眷应得的年例,不多也不少,而不是原著里大观园时期的上上份儿。对比之下,因为贾琰现在是县君,所以她反而拿了上上份儿的年例——一年三百两银子。

李纨青年丧夫,又遇到王夫人这样厉害的婆婆,可不是只能多多地攒些银子以备不时之需了吗?毕竟不是谁都是王夫人王熙凤,能够拿着荣国府的招牌放高利贷的挣着人命银子的。

身为国子监祭酒的女儿,李纨也比贾家的其他人更清楚,读书、走科举是一件多么花钱的行当。可是她每年的年例却只有一百二十两,还不够贾母一顿饭的钱,更是不到贾琏王熙凤半个月的开销。李纨心里会痛快才怪。就是贾母开口把李纨的月例提上来,可这也是走荣国府的公帐,李纨拿到的也非常有限——她们母子一个月加起来也不过二十两银子,可李纨偏偏是个寡妇,跟贾家这样,每个季度都会给家里的女眷打首饰,可别人能拿金的,李纨就只能拿银的,别人能够用十分华丽又硕大的宝石,李纨就要注意形象,不能那么张扬,让人觉得她不安分。

这里面的差距就大了。

李纨心中早就积了许多不满,如今贾琰也后来居上,得了这一年三百两的上上份儿的年例,她的脸上难免带了些出来。

不过,就是脸上带了些出来,李纨依旧什么表示都没有。她好像完全不知道王夫人想要她做这个出头的椽子。

偏生这个时候的贾宝玉的年纪也不大,又被贾母王夫人宠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