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聚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银狐在线阅读 - 第七十二章 曹叡的痛苦面具

第七十二章 曹叡的痛苦面具

    建兴元年二月,大汉位于关中的西线军队悍然发动突袭,对曹魏的河东郡展开了猛烈进攻。

    徐晃和朱灵都是一边派人向曹真求援,一边向洛阳的曹魏朝廷进行汇报。

    数日后,消息就通过中条山的虞坂道送到了曹魏都城洛阳。

    洛阳南宫却非殿,新上任的曹魏天子曹叡正在勉力政事,看着桌案上堆积如山的公文,眼中露出凝重的神色。

    自从先帝驾崩之后,他二十一岁登基为帝,到如今已经有接近小半年的时间。

    朝中的事物陈群和司马懿会帮忙处理,但曹叡明白光靠朝廷的那些臣子显然无法维持着大魏的统治,南北对峙,双方势同水火,曹魏面临着兵锋的威胁。

    最重要的是太祖当年虽然打下偌大江山,可晚年却因为一场关中之战和襄樊之战的失利导致曹魏根基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势。

    随后先帝在长安之战、紫云山之战以及淮南长江之战又屡战屡败,使得曹叡接手时可以说是个烂摊子。

    原本巅峰时期曹魏兵力五六十万之众,北镇幽燕漠南,东临渤海,西至凉州,南抵河南的偌大家业,几乎折损了近一半,现在不得已把边关兵马调过来,才堪堪防守得住。

    因此可以说现在的曹魏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

    如果能够抵挡住下一波大汉的攻势,并且成功让南方汉朝损失惨重,双方就能回到各自起点,重新开始休养生息,南北对峙。

    因为在襄樊之战和关中之战等数次战役之前,曹魏的兵力远胜于南方大汉,双方兵马对比差不多是四五十万对二十余万不到三十万的样子,处于绝对的优势。

    但连番战败加上南方大汉吞并江东,此消彼长之下,曹魏的兵力已经处于劣势,如果不能一战打回来,让双方的兵马都维持着差不多的局势,那么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曹魏都要受到压制。

    所以曹叡很清楚自己现在的处境。

    为此上任之后,做出了很多不错的为政措施,比如对外派人前往幽燕边境,与乌桓鲜卑人交好议和,稳定边境形势。

    又连接辽东的公孙渊,在公孙渊威逼让他的叔叔公孙恭把位置让给他之后,曹叡就派使者前往与之交好,拜他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

    这些举措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事实上因为现在魏弱汉强的尴尬局面,导致北方幽燕边境防御力量极为空虚,边军基本形同虚设。

    虽然明知道与乌桓鲜卑以及公孙渊等人主动示好,属于与虎谋皮,但他们现在也没什么办法,甚至如果这个时候乌桓鲜卑以及公孙渊南下,南方大汉再北伐,两面夹击,他们就有亡国的危险。

    唯一的好消息是历史上公孙渊颇有野心,想联合东吴在曹魏北方搞事。但当时曹魏强盛,最终司马懿千里奔袭辽东,将他处理掉解决了曹魏后患。

    而如今因为曹魏比较弱势,公孙渊要是再搞事的话,那曹魏就要灭国了,到时候他要么臣服大汉,要么被大汉消灭。

    所以综合种种,考虑到唇亡齿寒,公孙渊就答应了与曹魏结盟,并没有在后方出兵sao扰。

    不过他还是趁着曹魏自顾不暇,出兵占据了大半的辽西郡。

    这些地方当初还是曹cao奔袭白狼山打下来的,现在又被公孙渊抢占,自此曹魏势力撤回山海关,整个辽东辽西,为公孙渊所据。

    对于这一点曹叡也没什么办法,就只能捏着鼻子认下,希望公孙渊认清楚局势,不要非逼着曹魏灭国。

    至少曹魏灭国了,大汉先一个要对付的是谁,公孙渊应该会想明白。

    在对外上曹叡稳住了乌桓鲜卑以及公孙渊这些北方的大敌,同时在南方布置重兵,防备唯一强敌大汉的进攻。

    对内上为了缓解目前极为困难的民生情况,选择了轻徭役,减赋税,减少屯田的缴纳占比。

    之前曹魏大量屯田,一开始还不错,屯田是五五分账,官府得五成,百姓也能落个五成,并且遇到灾荒的时候,曹魏官府还会帮忙兜底。

    但现在屯田制度完全成为了一项恶政,曹魏官府不仅不会在灾荒年月帮忙兜底,还进一步把比例调高到了七三甚至八二。

    曹魏官府拿走了七成到八成收获,百姓最多能有个两三成,保证自己饿不死都很难,更别说过好日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屯田百姓要么选择南逃至大汉,要么选择起义反抗统治。

    根据史料记载,曹魏时期屯田起义光起义军首领有名有姓的就有十多起,无名无姓的有三十多起。这还只是屯田民起义,非屯田民起义者多达上百起。

    可以说繁重的徭役、高昂的租税以及官府层层剥削与压榨,不仅严重损害了百姓的利益,还极大动摇了曹魏的统治根基。

    目前曹魏在籍的百姓只有五六百万,徭役和租税全都摊在这些人头上,肯定会引起大规模反抗。

    为此曹叡选择轻徭役减赋税其实是比较合理的办法,能稳固住局势。

    但这又衍生出了另外一个问题。

    那就是曹魏剥削严重的根本是在于他们需要粮草、兵员以及民夫和南方的大汉朝廷打仗。

    如果轻徭役减赋税的话,那粮草、兵源和负责运送物资的民夫辅兵怎么办?

    所以今年开春,曹叡就考虑实施新的政策,从世家大族那补缺口。

    曹魏和大汉目前人口差不多,都是一千多万,加起来总人口应该在三千多万的样子。

    但人家南方大汉的在籍人口可比他们多,能补充的粮草和兵源民夫都远超曹魏,就在于南方世家大族已经被削得很惨,不像曹魏世家大族依旧占据主导地位。

    历史上曹魏虽然与世家联合,但合作比较多,不像东吴以及后来的晋朝那样世家不小心就有可能会压到皇权头上,甚至还有王与谢共天下的说法。

    现在曹叡就是在考虑要不要改变形式,给予世家更多的权势以换取他们粮草兵员以及徭役的支持,不然的话未来很难再支撑起南边战事。

    曹叡撑着下巴思索,过了片刻,他召卫臻来议事。

    卫臻是他在东宫时期的重臣,私交非常好,很多大事曹叡都会找他商议,毕竟他现在其实还是比较防备曹丕留下来的三大顾命大臣。

    过了片刻卫臻进来,向他拱手行礼。

    曹叡便问他道:“卫君,南方刘汉时时刻刻想要北伐中原,朝廷如果再从民间征集粮草和徭役,恐怕要闹得起义不断,朕打算轻徭役减赋税,与民休息,你认为这是正确的吗?”

    卫臻就回答道:“是正确的。”

    曹叡继续道:“但如果轻徭役减赋税的话,南面的对峙又持续不断,军马粮草每日消耗,缺少物资和民夫运送辎重的话,那我们的军队恐怕要陷入缺衣少食的窘境了,卫君觉得应该怎么办?”

    卫臻大抵也猜到了曹叡的意思,他本身就出自于世家,自然不反对世家拥有更大的权力,于是说道:“臣以为,如今各大世家虽都点评九品中正,但还是有不少世家大族对自己没有被点评更好的品级而感到不满,这会令很多人才被埋没。”

    “哦?”

    曹叡问道:“卫君有何妙策?”

    卫臻说道:“臣觉得,陛下应该下达政令,愿意出更多钱粮和奴仆支持朝廷打仗者,品级应该被提高,且家中的优秀弟子,也可以入仕。”

    “嗯。”

    曹叡微微点头,这跟他想的一样。

    九品中正制度确实大大缓解了曹魏集团与世家大族之间的矛盾。

    以前察举制度都被顶尖世家给垄断了,中小世家出头太困难,现在九品中正制后,中小世家也能纷纷入仕。

    但还是那个点,九品中正制度同样将人才划为三六九等,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品级。

    其中的上品几乎全被顶尖世家垄断,中小世家则只能瓜分中下两个品级,寒门更是只能抢下品。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两晋时期有“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说法。

    所以虽然中小世家能够入仕,但想要更进一步就比较困难。

    更重要的是大世家垄断了上品,可并不能代表大世家出身就一定是精英人才。

    像曹家和夏侯家已经是最顶尖的家族了吧。

    宗室人口数百,年轻子弟不计其数,可堪大用的寥寥无几,二代里也就曹真、曹休、夏侯尚、夏侯霸等少数,三代更是极品,一堆纨绔不说,唯一有点用的曹爽还葬送了曹魏江山。

    因此大家族不代表有高水平政治精英,中小世家同样有很多人才,却因为品级问题而无法上位,导致目前曹魏人才颇有些凋零的趋势。

    曹叡就想着通过放宽品级评选,通过缴纳赋税、人口来换取广大中小世家的支持。

    这一点和刘备集团在南方刚开始清理世家的时候政策有点像,同样都是用官职以及政治地位来换取南方世家的人口和土地。

    区别在于曹叡不像刘备做得那么彻底,把世家的人口和土地直接给收走,曹叡只是要粮食和世家出人口支持,等到战争打完之后,这些人口依旧是世家的庄园田农,不至于抢夺他们的奴仆成为曹魏的在籍人口。

    从这里就能看出曹叡的手段还是温和了许多。

    主要也是几次大战失利之后,曹魏不得不向世家更积极靠拢,如果他学刘备直接削弱世家,抢夺世家人口和土地,那么结果就一定是叛乱四起,曹魏统治分崩离析。

    所以他也没有什么办法。

    处理了这个问题之后,曹叡又思量着说道:“如今南方战事不稳,刘汉随时可能会再次北伐,夏侯尚恐怕不能担当起重任,朕欲让司马懿为随军大将军,前往河南,卫君觉得如何?”

    卫臻就说道:“陛下英明。”

    “嗯。”

    曹叡点点头:“那就这么办吧,从去年罢兵到现在国家勉强也算是休养了半年,淮南战事的失利对我们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太祖和先帝时期留下来的良将多有死伤者,朕亦是心中难安啊。”

    卫臻劝道:“陛下重新启用骠骑将军去淮南,至少还是能够稳住局面,南方屡次大战,虽然获胜,想必消耗也不会太少,陛下还是应该先治理好国家,国家若是内乱不止,内忧外患,恐怕不妙,只有先除内患,再抵御外敌,方能安定。”

    “嗯。”

    曹叡应了声,闭上眼睛揉搓着鼻子道:“因而这也是为什么朕派使者前往辽东拉拢公孙渊的原因,北方的外敌暂时先稳住,中原内乱也希望可以尽早消除,只要百姓徭役减轻一些,想必也不会再像之前一样屡叛不止。”

    自从曹丕死后,曹叡接手这个烂摊子,曹叡就觉得自己得少活二十年。

    刚上任的魏国是个什么国家?

    刚经历数次大战失败,内忧外患,风雨飘摇,整个内部的兵马已经不足三十万,而且叛乱不止,北方边境的兵马还被抽调到南方打仗,以至于边境几乎无人防守。

    为了平息掉这些问题,曹叡可谓殚精竭虑,每天睡觉时间不足三个时辰,全天候地在处理政务。

    经过小半年的努力,总算是稳住了鲜卑乌桓和公孙渊,同时他启用六十四岁的老将夏侯渊为骠骑大将军,前往寿春驻守。

    之前关羽曾经杀到过勺陂,曹休病危,守军不敢防御,弃城逃跑。

    不过关羽由于后续粮草没有跟上,所以也没有占领寿春,而是退回合肥,重新筑造新的城池,开始筹划北伐的事情。

    夏侯渊由于紫云山之战的失利,被曹丕给撸成了平民,但随着曹休战死,淮南没有了大将,面对南方大汉集团首屈一指的统帅关羽,曹魏这边的压力可谓是非常大。

    为此曹叡重新启用夏侯渊,让他坐镇淮南。

    而河南之地就只剩下个夏侯尚,曹叡又怕夏侯尚支撑不起整个局面,所以打算派司马懿过去。

    这样至少从整个局势上来说,西线关中有曹真、徐晃、朱灵,南方司马懿夏侯渊夏侯尚,应该可以勉强抵御住汉军的北伐攻势。

    只要接下来他能够从世家那获得源源不断的粮草和人口,民间百姓进入休养生息阶段,靠着充足的人口底蕴以及更强的生产力,过几年再扩充十万兵马,与南方汉朝分庭抗礼还是不成问题。

    想到这里,曹叡就觉得心情舒畅了不少,原本曹魏糜烂的局势仿佛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他身上,但现在眼看日子一天一天得变好,未来可期,亦是令他如释重负。

    脸上的表情,也轻松了许多。

    “陛下!”

    就在这个时候,陈群脸色凝重,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向他汇报到:“河东急报,沈晨数日前,忽然渡河袭击河东郡,他的兵马绕开河东堤岸,从北面山区突袭了董亭,随后奔袭臼城,焚毁了我军粮草!”

    这番话一出来,原本还觉得稍微轻松了一点的曹叡,瞬间只觉得又有一座山压在了他的身上,令他心肺骤停,喘不过气来!

    脸上的表情,亦是愈发的痛苦。

    (本章完)